时间:2023-04-06 09:49:18 | 浏览:167
千人联名要求“暂停巨型AI实验”在网上经过一天的发酵,各方声音都已经涌现出来。
继LeCun之后,吴恩达、田渊栋等一众AI大牛也发文公开反对“千人联名”。
吴恩达表示,在GPT-4出现之后要求AI训练暂停6个月是很可怕的事情:
随后田渊栋也转发并附议,称“我不签暂停令”,并将AI的发展比作囚徒困境:
在吴恩达的帖子下面,Meta数据科学家林致远,英伟达AI研究科学家Jim Fan也都表示赞同。
对于这个暂停令,还有一些领域大佬“妙语连珠”,直接yygq了起来:
本特利学院的数学教授表示,那既然这样,我呼吁暂停碳排放6个月,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此期间解决气候变化问题。
谷歌大脑的高级研究员Yi Tay直接调侃,如果是把那些在网上胡乱讨论大语言模型(LLM)的人禁言6个月,我会签的。
而处于这场讨论中心的无疑是OpenAI,CEO奥特曼今早也发了一条“展望未来AGI”的推文,疑似对昨天这场风波做出回应:
在吴恩达的帖子里,除了上面提到的应用价值外,他还从竞争、风险以及AI发展的角度详细阐明了“为什么要反对暂停令”。
首先是竞争方面,让第三方暂停他们不了解的新兴技术是反竞争的,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先例,是糟糕的创新政策。
然后是AI风险,目前很多流媒体平台渲染的“AI公司疯狂发送不安全代码”是不正确的,绝大多数AI团队都十分注重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。
最后再回到“6个月暂停令”本身,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建议,是在扼杀AI进步。
要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,应该是在安全方面进行更大的投资,有关透明度和审计的规定将更加切实可行。
对此,有网友也同样聚焦“6个月的暂停”呼吁,称“要求暂停”并不能让诉求更好地被解决:
当然也有人质疑起了马斯克、Bengio等人发起“暂停巨型AI实验”的动机,将其归结为巨头之间的利益之争:
对于发起者以及签署者们的心理,网友直接锐评道:
也有网友直接将AI发展比作潘多拉的魔盒:一旦打开,一切都不可避免了。
虽说我们一众“看客”并不清楚“暂停令”的发起者或签署者们是不是有什么私心,但仅仅将这条呼吁归结为利益之争肯定是不全面的。
那为什么他们要发起这项呼吁?为什么非得是暂停六个月呢?
先是为什么要发起这项呼吁,在那封公开信“暂停巨型AI实验”已经有讲明一些原因。
而为什么非要暂停六个月,或许可以从赞同的声音中窥探到一些其他答案。
赞成的网友这边,有人称正是因为AI发展像“潘多拉的魔盒”,但目前还没有被打开,还有挽救的余地:
还有一种观点是,目前的AI发展成果已经足够人类使用,暂停几个月也无妨:
当然在这样一群争论中,还有一股清流,无所谓“AI安全”,他们自称降临派:
有高赞微博直接明晃晃地称:
是对人类太失望了吗 (Doge)
对于这长达一天多的“是否暂停巨型AI实验”之争,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:
但无论如何,对于“拯救派”们来说,依旧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:
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?
暂停AI发展是明智之举吗?还有没有其他方法?
对此,你怎么看?
参考链接:
[1] https://twitter.com/tydsh/status/1641203830124859392
[2] https://twitter.com/2020science/status/1641123382115864576
[3] https://twitter.com/XRImagineer/status/1641240405525291009
— 完 —
量子位 QbitAI · 头条号签约
关注我们,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
近期chatGPT异常火爆,仅仅用了60 天用户就直接破亿,这是何等可怕的速度!于是乎国内外大厂纷纷追随 AIGC 步伐, ChatGPT 引领 AI 在科技圈一路“狂飙”!由于涉及到太多的专业词汇,开始之前,先通俗易懂的解释这些词汇(图1
#头条创作挑战赛#OpenAI 已迅速成为科技界最知名的公司之一。这家人工智能 (AI) 公司制作了逼真的图像生成器、3D 模型创建器,以及现在最著名的 ChatGPT。ChatGPT 有能力通过法律考试、撰写整篇长篇文章,甚至编写完整的网
今天凌晨,OpenAI 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GPT-4。眼花缭乱的技术迭代和全新功能毫无疑问再次带给我们巨大震撼,但在冷静之后,本次发布的一些细节也让我们感到担忧:这家将“open”写在公司名称里的科技企业,似乎正在朝着close的方
OpenAI将与支付公司Stripe合作,后者为其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提供支付和订阅服务。Stripe 还将把 OpenAI 的新自然语言技术 GPT-4 融入其产品和服务中。Stripe首席技术官David Singleton表示
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| 公众号 QbitAI真·开源GPT模型,终于来了。参数量级130亿,大小比肩最近Meta开放的LLaMA-13B,但从数据集、模型权重到计算优化训练,全部开源。最关键的是,可商用。没错,虽然就GPT-3而言,之
丰色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| 公众号 QbitAI最强组合:HuggingFace+ChatGPT ——HuggingGPT,它来了!只要给定一个AI任务,例如“下面这张图片里有什么动物,每种有几只”。它就能帮你自动分析需要哪些AI模型,然
周鸿祎周鸿祎再次公开谈及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判断。3月25日,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,三六零(601360.SH,下称“360”)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“人工智能与未来安全”为题发表主题演讲。演讲中,周鸿祎展示了AI绘图生成的自画像,以及
智东西编译 | ZeR0编辑 | 漠影智东西3月15日消息,今日凌晨,万众瞩目的大型多模态模型GPT-4正式发布!OpenAI发文称,GPT-4能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,输出文本内容,虽然在许多现实场景中的能力不如人类,但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测
2023年3月30日,金融信息提供商彭博社发布了专为金融领域打造的大语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LLM)Bloomberg GPT。该模型依托彭博社的大量金融数据源,构建了一个3630亿个标签的数据集,支持金融行业内
中新网3月16日电 (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)北京时间15日凌晨,OpenAI发布大型多模式模型GPT-4。OpenAI称,GPT-4在先进推理上超过了ChatGPT,是OpenAI努力扩展深度学习的最新里程碑。这个“里程碑”到底有哪些特点呢,
今天 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4,ChatGPT Plus 用户在今天就能体验到。OpenAI 称它是「最先进的系统,能生产更安全和更有用的回复」。和上一代相比,GPT-4 拥有了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,在创意、视
GPT可以说是2023最热门的话题,没有之一!到底什么是GPT? 为什么说GPT是第三次工业革命?什么是GPT?GPT 是 "Generative Pre-training Transformer" 的缩写,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
当我们还活在睡梦中时,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问世,从连续回答问题、生成摘要、翻译文档,到信息分类、写代码、编剧本、做作业和写论文,ChatGPT几乎都能应对自如。两个月时间内,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,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
谷歌吃了大亏之后,这次一声不吭,放了大招:对标ChatGPT的Bard测试版,刚刚正式对外发布。而且这次用户在申请候补名单之后,无需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。没错,量子位也已经拿到了测试资格!(中间只有不到5小时的间隔。)实测之后表示,Bard效
界面新闻记者|李京亚3月15日凌晨2点,OpenAI正式发布了升级后的GPT-4。GPT-4是一个多模态大模型,可以接受文本和图像形式的输入,能使用文本解析并回应这些查询。在ChatGPT Plus上,开发人员可以通过API构建应用程序和